淮南生活
淮南: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维护教育良好形象——在2022年2月政风行风热线上的讲话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首先,我代表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向一直关心、关注师德师风建设的各位听众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祝大家虎年大吉!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师德师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师德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些无不说明了“德”对教师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事业的重要性。对教师而言,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师德修养低劣的教师会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市教育体育局一直高度重视全市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市各级、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好的方面
一是我们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全市教育事业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市教育体育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淮南市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在每年的3-4月份,市教育体育局都会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师德师风工作的最新要求制定当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方案。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市直学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校长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作为,建立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协调部门工作,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涌现出了不少优秀典型。像淮师附小、淮南一中、淮南二中等学校,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以师德师风建设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上级抓下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不断创新师德师风建设宣传载体和教育载体,使之成为了加强我市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动力。如:去年我们创新师德师风宣传方法,利用抖音短视频等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我市师德师风活动的开展情况及优秀教师的师德典型事迹制作成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向广大网友宣传播放,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还有,我们利用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典型事迹进行推广宣传,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是加大了对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推选、表彰和宣传力度。2021年,全市推选出安徽省最美教师5名、安徽省优秀班主任5名,评选出淮南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50个、淮南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50名,代银和雷广田老师的优秀师德典型事迹在省电视台《老师,你好》栏目播出。举办了优秀师德典型报告会和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10余场,5000多名教师受现场教育。同时,通过各单位的工作简报、活动展板、主题网页等宣传载体,对教师先进典型及人物事迹进行了的宣传,从而提升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四是开展了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2021年,我们通过九个月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下讲”“组织开办校外培训班”“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收受礼品礼金”“同家长搞利益交换”等突出问题,治理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明察暗访2069次,受理群从举报投诉12件,查实处理3件,通报批评2人,警告和记过2人。同时,针对教师违规违纪现象,通过同事帮扶、所在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谈话教育及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等引导其改过自新,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和警示作用,师德师风建设督查治理的效果初步彰显,教师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是科学开展师德师风工作实践,强化师德考核结果的应用。市教育体育局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年终考核”的工作原则,经常听取基层单位反馈意见,准确掌握师德师风现状、问题等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提升我市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对策建议和科学依据。并且,我们在师德考核中强化了对考核结果的应用,2021年对全市1091 所中职中小学校 29620 名在职教师进行年度师德考核,评出“优秀”等次 7183 人,“不合格”等次 8 人,把师德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评先晋优、绩效考核挂钩。
二、存在问题
师德师风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度高。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滋生不良师德师风问题的土壤还没有得到根本铲除,一些心存侥幸、等待观望的个人和群体依然存在,只要我们工作一松懈、力度一减弱,不良师德师风随时可能“死灰复燃”。特别是随着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不断逐渐深入,一些容易啃的骨头前期都已经整改,剩下的全部都是难啃的骨头。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已经由公开转入地下,呈现出隐蔽性、牛皮藓等特点。虽然从总体上看,“抓师德促发展,强师风正校风”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但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难免受到一些不正之风的侵袭。
一是“率先垂范”的自觉性有待提高。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同志不注重细节,没有强化自警和自省,离以身作则、争做表率的要求仍有距离;一些同志干事创业的激情减退,没有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对自身修养和事业发展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一些同志责任意识不强,疏于学习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导致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活动开展滞后,月报材料不完整、不规范、不及时。这些现象,不仅有损个人形象,更给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是“舍我其谁”的担当有所不够。面对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违反师德现象,部分同志片面认为是教师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以及当前教育体制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也有认为是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凭自己一人、一校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甚至还有认为教师在上班时间之外学校无法监管,更甚者还有默认只要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我就“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然不知。当在处理本单位师德失范教师时有“投鼠忌器”的心理和“护短”行为,担心影响单位形象和“钱袋子”等等。这样的做法,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最终势必将影响个人发展和单位事业的兴旺。
三是“狠抓到底”的韧劲有所不足。抓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艰苦又长期的过程。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狠抓师德师风就成为了一句空话。但是,一些单位对形式过于乐观,认为前一段已经抓出了一点成绩,现在可以缓缓神、放放松;一些同志认为抓师德师风是一阵风,存在接近尾声可以喘喘气、松松劲。而这些想法的症结就在于对师德师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严抓的韧劲与耐心。实践证明,师德师德建设抓和不抓不一样,严抓和松抵也不一样,真抓和假抓更不一样,如果不坚持“一杆子到底”,就会出现“涛声依旧”,甚至出现“变本加厉”的不良局面。
四是“因校制宜”的主动有所缺乏。当前大多数单位都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并予以高度重视。但是,也有一些同志抱着看上级部门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要出什么招,看左邻右舍有什么动静;也一些单位满足于将师德师风建设停留在应付差事上,总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而治”思想;对市教育体育局的部署安排,仅仅完成既定动作,甚至只停留在做方案、定计划、交总结,做表面文章上;在教师培养过程、考核、评优、晋升上,重师能轻师德。如何因校制宜,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队伍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激情?如何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人生境界?有的单位没能做到深入思考、勇于实践。
上述问题这些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也绝不罕见。我们要积极对照现象找问题,对照标准找差距,从而为接下来的师德师风建设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下步工作
当前,我市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也进入到一个攻坚克难的阶段。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灵魂关系着教育成败”的思想意识,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锻造优秀教师群体,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一要从源头上铲除师德歪风邪气。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阵地。师德师风建设要着眼基层、狠抓落实,就必须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强化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学校的教师、校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我加压,自我锤炼,成为叫得响、拿得出、过得硬、经得查、值得学的师德标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务实的工作态度、规范的师德行为、清廉的工作作风、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全体教师自觉投身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来。
二要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措施有力,严明纪律,做到公开监督毫不松懈,从严查处毫不松懈,加强教育毫不松懈。市教育体育局将持续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实行零容忍,不管是谁,不管涉及到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落实一把手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市教育体育局对重视不够、要求不严、落实不力、措施不实、敷衍了事、工作滞后的单位及其主要领导进行公开通报。同时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年度教育督导考核之中,市直各校将纳入到校长年度绩效考核之中,视情加分或减分,对完成任务、抓出特色、成效明显的加分;对工作开展不力,活动档案不全,有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没有纠正或上级直接查处的减分,对师德师风建设不力的单位将实行“一票否决”。
三要进一步健全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个人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教师绩效考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当中,并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聘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五位一体”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实施师德师风问题网格化监管,推进综合治理。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和举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形成打击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高压态势,让不良师德无处遁形。
四要做好两个结合,打造师德师风建设新常态。一是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常规工作紧密结合。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常规工作的结合文章,比如加强学科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建设、探索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师生发展评价体系中师德考核评价,力求将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以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将师德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密切结合。学校不但要积极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和心理压力,还要帮助教师清理个人发展思路,引导广大教师拒绝平庸、肤浅、低俗,多进行思考、阅读、领悟,努力做到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进而成就教师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