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生活
淮南市四措并举提高妇女法律援助工作质效
淮南法援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扎实开展妇女法律援助工作,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工作,切实畅通法律援助渠道,为妇女维权撑起一片法治蓝天。2021年以来,共为1299名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接待妇女来电来访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
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法援体系。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妇女依法维权需求相对集中的法院、妇联、人社局等行业部门全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安排律师值班,方便妇女当事人第一时间寻求法律帮助。通过线上“12348”法律咨询热线、“皖事通”、“安徽法网”等多渠道为妇女依法维权提供网上指引、网上咨询、网上申请,实现“实体+网络+热线”的立体式妇女依法维权服务网络,切实帮助妇女维权。
畅通法援渠道,实现便民利民。针对侵害妇女婚姻家庭、人身伤害、劳动保障等权益的案件,开通妇女维权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实行“三优服务”即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指派的法援快捷模式,对因家庭暴力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于经济困难状况审查,指派专业性强,有责任心、耐心的律师为其维权。对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符合法定条件但没有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事项,实行“个人诚信承诺制”。加强与妇联、法院、工会、信访、残联等单位的衔接配合,当事人只要凭相关单位开具的转介函,直接给予法律援助。
强化监督管理,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改进案件指派方式,根据案件实际情况指派责任心强、执业经验丰富、擅长办理婚姻家庭案件的律师为妇女提供援助。对重大和疑难案件,指派资深律师办理,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踪,随时了解办案进程及受援人对案件承办人员的评价,并及时与承办人员沟通。参与庭审旁听和受援人回访工作,并对所有涉及妇女人身权益保护的案件全部实行质量评估,强化妇女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力度。发挥值班律师坐班的优势,根据妇女维权案件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援前调解、协调沟通、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
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法援影响。结合“3.8”妇女节、“12.4宪法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妇女维权”等妇女权益保护专项活动,组织法律援助人员走进广场、社区等宣传阵地,针对与妇女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离婚、等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营造全社会关注妇女权益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淮南司法”“淮南普法”微信公众号、“皖事通”、“安徽法网”等新媒体普法平台,运用典型案例讲座、法制动漫等多种形式,推送与妇女就业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法治内容,引导妇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合法维权意识,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